春暖花開,豬價誘人,各種原因導致圈舍空欄的養豬人無不蠢蠢欲動,然而非洲豬瘟似幽靈游蕩,使多少準備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手悄悄的縮了回去。
本文從補欄前的準備、新豬進圈后的細節管理、新豬進圈后的免疫接種等三個方面探討非瘟壓力下,如何保全外購仔豬。
01
補欄育肥前的準備
(一)啥時候復養補欄最合適?
1.發生過非瘟的豬場:
非洲豬瘟病毒可以在水中存活70天,糞便中存活160天,木料中存活190天,泥土中存活205天;按在泥土中的最長存活時間推斷,可以在6—7個月以后復養。
2.恐慌性拋售的豬場:
先引入哨兵豬,飼養45天后進行血清學和病原學檢測,均為陰性且觀察期內無臨床異常的,即可補欄。
(二)改造豬舍及增加設施設備使其利于防非
2.1.設置病豬隔離圈,杜絕原圈治療的陋習。
非洲豬瘟發生后,凡在原圈治療的豬場,基本都是以清場而告終;非洲豬瘟發病特點是一頭一頭出現臨床癥狀,發生一頭死亡一頭,某一圈豬死亡殆盡、緊挨的臨圈豬可能還吃喝正常;
所以,拔牙式清除,緊急切斷首發病例傳播途徑是防非清場的關鍵;非洲豬瘟的潛伏期是5—19天,拔牙式清除之后如果20天后豬群不出現新發病例則提示豬群暫時安全。
2.2.小單元飼喂,全進全出,大小分群
非瘟一般先從母豬開始發病,欲嘔或吐出黃色胃內容物,體溫40℃~41.5℃;個別豬肌注后針孔一直血流不止,2~7天耳朵、臀部發紅,體溫開始下降;2~3天后開始拉血,不久即死亡。
從生產實踐來看,至少60%的發病豬場在母豬死淘殆盡后,四五十斤體重以下的小豬尚能存活。
大小混群的豬場,往往會出現每隔三五天死亡幾頭,最終兩個月左右全部死完;
大小分群的豬場,在嚴格的生物安全保證下(主要是人員往來,而不僅僅是消毒),一般能保住相對較多的存活小豬。
2.3.改善圈舍微環境
生產實踐顯示,圈舍有供暖設施、通風條件良好的豬場,保育豬存活率較高,這種現象可能與豬群內傳胸、副豬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發生率降低有一定的相關性。
2.4.設置獨立的飲水投藥系統
現實中因草木皆兵,把攜帶有藍耳病毒的混合感染和偽狂犬免疫失敗等,導致生豬死亡的疾病誤診為非洲豬瘟的例子很多。有些地方豬群清空不在于非瘟,而在于恐慌性拋售。
如果有獨立的飲水投藥系統,豬群出現臨床癥狀后適當投藥,可起到治療性診斷的作用,可防止因誤診而人為增加死淘數量。
2.5.裝豬前對設施設備的細節要求
(1)水是生命之源
① 飲水器位置高低:
很多豬場只在圈舍中間設置一根飲水管線,導致小豬需仰頭喝水而大肥豬需低頭喝水,而豬嘴結構是平直型,無論仰頭還是低頭喝水,不僅會造成水浪費而且會造成喝水困難而長期輕微缺水,致使采食量減少、生長速度減緩。
② 水壓是否適中?很多養豬戶總是害怕水壓不足,而臨床上造成夏季糞干、采食量上不去多是因為水壓過高。
豬嘴是平直的,如果水壓過大,豬正面喝水時水柱會直擊咽喉而嗆水,導致豬不渴急不敢去喝水,從而造成飲水不足。正常情況下,鴨嘴式飲水器水柱應該是弧線型流下,而不該呈噴射狀直擊后墻。
③ 新豬進圈前,要豬圈按壓飲水器,一方面檢查水線是否堵塞,另一方面放出管線內的鐵銹和殘留剩水。
(2)料是生長之本
① 通槽飼喂是造成非瘟全群蔓延的主要因素,獨立料槽是大勢所趨。
② 嚴防病從口入:
以前飼料行業相對混亂,有些小飼料廠家考慮成本問題會使用一些非常規原料,已證實血漿蛋白是一個主要傳播途徑,非瘟洗劫過后,最好還是穩定一個相對規范的廠家飼料,至少可以減少豬群被污染的機會。
某些豬場為了追求更好的性價比也經常變換飼料品牌,無形中就增加了豬群感染的幾率。
(三)嚴格“凈圈”是“復養補欄”的關鍵
非瘟病毒在水中可存活70天,糞便中可存活160天,木頭、木料中可存活190天,泥土地里面可存活205天。
3.1.圈舍周邊雜草及泥土徹底火燒
3.2.糞道及化糞池周邊積糞要徹底清理并嚴格消毒;
3.3. 20%石灰乳(氫氧化鈣) 粉刷外墻:
注意:生石灰是氧化鈣無消毒作用,與水反應后成為熟石灰,內含氫氧化鈣才消毒,氫氧化鈣溶于水,溶解在石灰水的上清液里面
3.4.關于圈舍清理:
(1)墻壁黑痂是清洗重點,清洗不干凈就用噴燈燒
(2)窗臺、頂棚、墻縫及角落里的灰塵是 洗消易忽略的地方
(3)保溫箱等木頭木料,要用消毒水充分浸泡消毒才可復用。
(4)清理蜘蛛網及殺滅昆蟲,除消毒外可考慮圈舍周圍定期用農藥噴灑
(5)所有工具、衣服及保定器、注射器等器械,充分浸泡消毒
3.5.圈舍內消毒程序
第一天用3%火堿(氫氧化鈉)充分潑灑,第三天務必要用清水沖洗干凈,以免殘留火堿刺激豬鼻子;
第四天用酸性或鹵素類消毒藥再次消毒,除針對某些敏感菌特效以外,還可中和圈舍內殘留的火堿。
第七天進豬,用戊二醛或聚維酮碘帶豬消毒,以后每隔1—2天:用不同成分消毒藥輪番消毒,直至進豬后一個月,進入常規消毒程序。
常規消毒:豬場及每棟圈舍門口每三天潑灑一次新石灰,夏季每三天一次、冬季每周一次用不同消毒藥輪番帶豬消毒。
(四)養成做好生物安全的好習慣
生物安全不僅僅只包括消毒,從以往通報的非洲豬瘟疫情傳播途徑來看,官方數據為生豬及其產品異地調運占比16.3%,餐廚剩余物喂豬占比42.9%,人員車輛攜帶病毒傳播占比40.8%。所以,非瘟流行期要做到:
4.1.絕對不喂泔水豬。
4.2.嚴禁收豬人員進圈,收豬車輛要遠離圈舍。
4.3.不購買、不吃外源豬肉及豬肉產品。
4.4.減少一切不必要人員接觸。
4.5.形成協會呼吁政府參與完整消毒體系的建立,嚴格做好入境生豬的檢疫及拉豬車輛的徹底洗消工作。
4.6.病死豬及生產廢棄物要及時嚴格無害化處理。
02
新豬進圈后的細節管理
2.1 合理分群
(1)按大小分群,以后每1—2個月把弱豬挑出重新并圈,有些養殖戶不愿挑出弱小豬的原因是并圈后咬架,這是典型的因噎廢食行為。
(2)合適的密度,按0.9—1.2平方米/頭,以防咬尾和大小不均。
(3)用酚制劑等帶氣味消毒藥消毒,干擾氣味。
(4)如果原圈有豬,新進豬群必須隔離觀察45天以上再合圈喂養。
2.2 進圈飼喂
(1)2小時以內,只供水,不喂料,水里面可添加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等抗應激
(2)采用“倍增喂料法”投料:
即第一天喂100克/頭教槽料,第二天200克/頭,第三天400克/頭,一般情況下第四天或第五天即可自由采食。
(3)新豬進圈7天內,料中添加增強免疫的中藥、微生態制劑或防拉稀藥物(如枯草芽孢桿菌+黃芪顆粒 + 新霉素),水中添加葡萄糖+VC,調理腸道和抗應激
(4)及時發現并挑出“厭食”仔豬,積極科學分析診療。
“窺一斑而知全豹”,通過個別仔豬發病情況,預判大群可能出現的“疫病動向”,要重群體而輕個體,不能苦苦糾纏某一頭患豬是啥病、咋治療?要重“病因分析”,而不重“啥藥最好”。
2.3 三點定位
即訓練豬群定點排糞、定點睡覺、定點吃料。
(1)三點定位期間要保持豬舍干凈、干燥,千萬不可沖圈而造成圈內過濕
(2)三點定位的原理是利用氣味誘導+ 條件反射雙重作用。
氣味誘導是指預先在預定排糞地點,放置豬糞并小范圍潑濕地面
條件反射是抽打不在預定地點排糞的不聽話豬。因豬習慣在喂料前集中排泄,可喂料之前,先把豬群趕起來,四處巡查,專門抽打不在排糞點排糞的豬。
(3)切記要用木板嚴密遮擋圈門口的亮光;一般圈門口空氣相對新鮮、豬天性也有趨光性,如果不遮擋整圈豬會擠在圈門口又吃又拉,根本沒法定位。。
(4)要準備足夠的干燥鋸末或花生糠,隨時處理散落在別處而不在預定排糞點的糞便。
03
新豬進圈后的免疫接種
3.1 因非洲豬瘟威脅敢打豬瘟等其他疫苗嘛?
非洲豬瘟是一頭一頭發病,發病一頭死亡一頭;潛伏期是5—19天,20天內未表現非瘟臨床癥狀的豬群本身就是正常豬,自然要按程序接種疫苗。
3.2 拉稀豬能接種疫苗嗎?
(1)水樣腹瀉一般有傳胃、流瀉等病毒性病原感染,因干擾作用使其他疫苗不起作用而不宜接種。
(2)稀糞變顏色一般有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等細菌感染,因細菌內毒素作用加大死亡率而不宜接種其他疫苗。
(3)有腹瀉有便秘一般有慢性病或飼料嚴重霉菌毒素污染而不宜接種。
3.3 發燒豬能否接種疫苗么?
任何因素引起的體溫升高,均不宜接種疫苗,否則因過敏率高而增加死亡率,有些養殖戶使用退熱藥物把體溫恢復到正常只是一種假象,不能降低任何風險。
一般新豬進圈后第5天,豬群無異常就要及時接種疫苗,那豬群內有個別拉稀、發燒的豬怎么辦?要及時放入隔離圈積極治療,待疾病痊愈后再補種疫苗。
3.4 外購仔豬應該接種哪些疫苗?
免疫程序沒有固定的版本,要根據自己豬場的實際情況,合理選擇需要接種的疫苗種類、毒株和劑量:
疫苗不是抗生素,不是種類越全越好,毒株越新越好,劑量越大越好!
(1)圈舍條件達不到,做不到全進全出還大小混群,接種疫苗種類越復雜,越容易造成疫苗污染,導致接種的疫苗種類越多,豬群發病越多、癥狀越復雜、死豬越多的結果。
(2)很多疫苗的不同毒株交互免疫性不高,新毒株大多未經過長期臨床檢驗,選擇新毒株一定程度上就是拿自己的豬為新疫苗是否安全?保護率是否達標做檢驗。
(3)任何疫苗不是細菌就是病毒,打多了就人為感染相關疾??;其實,疫苗產生抗體的過程就像青霉素過敏,過敏性體質的人滴一滴青霉素眼藥水就會要命,而非過敏性體質的人,靜注400萬單位也沒事;
免疫接種不是疫苗本身轉化為抗體了,而是作用于免疫細胞,是由免疫細胞產生的抗體,如果免疫抑制,加量疫苗劑量也沒有任何益處。
圈舍條件簡陋、大小混群喂養的豬場要重點接種好豬瘟和偽狂犬等疫苗,口蹄疫可回歸成季節免疫,只在秋季接種;支原體、藍耳病、圓環病毒、副豬、鏈球菌等疫苗,選擇要慎之又慎,最好經過血清學檢測以后,再決定打不打這些疫苗。
3.5 推薦外購仔豬免疫及用藥方案
進圈時間 |
采取措施 |
實現目的 |
進圈第1天 |
控料,VC+葡萄糖飲水10天 |
補能量,抗應激 |
進圈第2天 |
雙黃連可溶粉+新霉素拌料 |
清熱解毒,防拉稀 |
進圈第5天 |
豬瘟普通細胞苗5頭份或傳代苗1頭份 |
不考慮原廠免疫 |
進圈第10天 |
扶正解毒散+替米考星+磺胺間甲氧嘧啶鈉 |
防咳喘和附紅體 |
進圈第12天 |
偽狂犬K61株或HB98或2000株,1頭份 |
干擾潛伏病毒病 |
進圈第20天 |
口蹄疫O型合成肽苗或三價苗,2毫升 |
秋冬季引豬選做 |
進圈第35天 |
豬瘟細胞苗10頭份或傳代苗2頭份 |
強化豬瘟免疫 |
進圈第42天 |
偽狂犬K61株或HB98或2000株,2頭份 |
防呼吸道綜合征 |
進圈第60天 |
口蹄疫O型合成肽苗或三價苗,3毫升 |
強化口蹄疫免疫 |
進圈第90天 |
板青顆粒+氟苯尼考+強力霉素 |
秋冬選用防咳喘 |
3.6 外購仔豬免疫接種注意事項
(1)每種疫苗間隔7天,避免相互干擾或占位影響
(2)最好單一疫苗接種,不可兩種疫苗同時接種
(3)了解每一種疫苗的特性,哪些刺激性強?哪些需要加量?
(4)檢查疫苗:是否有瓶簽?瓶口是否松動?一瓶多少頭份?稀釋液是什么?
注意:
生理鹽水稀釋的一般是小分子顆粒疫苗,如果用氫氧化鋁稀釋,因其為膠體,呈網狀結構,帶電荷,容易把小分子顆粒吸附在網格周圍,而呈一簇一簇狀態,不宜釋放;
而用專用稀釋液稀釋的多為大分子顆粒疫苗,氫氧化鋁的網狀結構能把疫苗顆??ㄔ诰W眼之中而稀釋均勻,若用生理鹽水稀釋,時間稍長,疫苗微粒則沉入底部,而上部疫苗顆粒過少。
(5)疫苗要低溫保存,稀釋或開啟后,即便是常溫保存的疫苗也要在2——4小時內用完
(6)油乳劑苗要嚴禁劇烈震蕩,疫苗“破乳”
(7)如果做不到一豬一換針頭,針頭在消毒時一定要捏干酒精棉球,疫苗針頭的虹吸作用,吸入消毒酒精而使疫苗破壞。
(8)要在疫苗瓶上固定針頭,以免使用過的針頭抽吸疫苗時,污染整瓶疫苗
(9)某些疫苗接種后會出現發熱現象,屬于正常免疫反應,不宜使用抗生素或其他退熱藥物治療,反應劇烈時可考慮VC飲水抗應激。